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传承红色基因、感悟英雄革命精神,陶瓷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赣鄱薪火绘英魂”红色走读实践队的9名队员,在蔡琪、邵志鹏两位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奔赴浮梁革命历史陈列馆,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红色走读之旅,探寻抗日战争时期浮梁县人民英勇奋战的峥嵘岁月。
浮梁革命历史陈列馆内,讲解员深情地为队员们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浮梁县虽地处后方,却始终是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阵地。面对日军的侵略,浮梁县人民没有退缩,无数热血儿女挺身而出,有的加入抗日武装,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有的组织群众参与支前工作,为前线输送物资、传递情报;还有的以笔为枪,通过创办刊物、开展宣传活动,唤醒民众的抗日斗志。一幅幅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实物、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文字记载,无不诉说着浮梁县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不屈不挠的抗争故事。
队员们驻足凝视着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从默默奉献、支援前线的普通百姓到浴血疆场、壮烈牺牲的战士。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在战火中冲锋陷阵、在困境中坚守信仰的身影,都有着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通过实地走访,实践队员更加深刻地了解了浮梁县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以前在书本上了解抗日战争历史,总觉得有些遥远,今天来到这里,看到这些真实的历史印记,才真正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团队成员何佳骏感慨道。
随后,实践队来到了革命烈士后代胡水荣家中。胡爷爷紧紧的握住队员的手,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队员们认真倾听烈士家属讲述那段峥嵘岁月里先烈们投身革命、英勇牺牲的感人故事,迷彩袖下的双手紧握,眼眶微红,英烈精神在跨越时空的交流中深深植入心田。
此次浮梁革命历史陈列馆红色走读,不仅是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是创作的“精神寻根之旅”。队员们带着收集的史料、记录的细节与激荡的情感满载而归,未来将以瓷为媒,通过创作更多红色题材的陶瓷作品,讲好江西抗战故事,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编辑|尹姝珍 一审一校|王锦瑶 二审二校|胡文毅 三审三校|陈后辉)
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请使用360浏览器8及以上(极速模式)、IE11及以上、Chrome5、Safari6、Firefox 3.6及以上、 Opera 10.5及以上浏览器观看。请升级您的浏览器到更高的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