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红色走读 | “八一小分队”实践队开展红色走读线上云游活动

来源: 日期:2025-10-02 12:51 浏览量:

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时代价值,引领青年学子回溯革命历史、传承八一南昌起义精神,今年暑假期间,陶瓷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八一小分队”实践队在胡海茜、刘珊老师的组织下开展八一数字纪念馆线上云游活动,通过在云端沉浸式参观解锁红色记忆,致敬革命先辈,并结合美术学专业特色创作红色主题作品,让红色基因在青春血脉中传承。

云端漫游:重走八一革命征程

八一数字纪念馆以数字化技术全景式呈现了南昌起义这一伟大历史事件的壮阔图景。进入线上展厅,“工农武装暴动”大型雕塑瞬间将大家拉回那个热血沸腾的年代,雕塑中革命战士们冲锋陷阵的姿态,生动诠释了将士们为民族解放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


在“起义烽火”主题展区,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与史料铺陈开来。朱少连牺牲时穿的血衣静静陈列在展柜中,衣料上的斑驳血迹与磨损痕迹,是革命先烈为信仰献身的悲壮印记,每一处破损都在诉说着他为革命事业奋斗到最后一刻的忠贞;展厅里那几支饱经沧桑的步枪,是八一南昌起义时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实物见证,枪身的划痕、磨损的部件,仿佛还残留着当年激战的硝烟味。透过VR技术的高清放大与细节呈现,队员们仿佛能触摸到枪杆上的历史温度,感知到先辈们在“枪杆子里出政权”抉择下的坚定与无畏。

此次活动以“云游+创作”的形式,将红色教育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团队成员围绕革命烈士事迹,创作了两幅板绘作品,用艺术语言诠释红色精神。

云游作品展示

作品名称:《一统山河》

作品简介:

这幅作品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馆藏文物为核心创作元素,通过艺术化的视觉语言,再现那段开天辟地的革命历史,让观众在图像的冲击中触摸红色藏品的温度,感悟先辈们为“一统山河”的理想而浴血奋战的初心。

画面主体的三位红军战士,身着典型的灰蓝色军装,佩戴红色五角星帽徽,是八一南昌起义后工农红军形象的艺术凝练。他们或擎旗、或持械,坚毅的神情与挺拔的姿态,传递出起义将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挺身而出的无畏气概,而他们的形象本身,也是对纪念馆中“红军服饰”类藏品历史价值的生动诠释——这些看似朴素的军装,是革命信仰的“具象符号”,见证了无数战士在起义后踏上武装斗争新征程的决心。

前景的陈列台上,精心布置了几类八一纪念馆极具代表性的藏品:叠放整齐的灰布军装系着鲜红领结,还原了起义部队着装的细节特征;黑色的制式军帽,是民国时期军事服饰的典型遗存,侧面印证了起义部队的历史渊源;而一把毛瑟军用手枪(俗称“驳壳枪”),更是八一南昌起义武器装备的“缩影”,它的金属质感与冷峻外形,在画面中成为暴力革命与正义反抗的“物质载体”,与纪念馆中陈列的同款枪械文物形成呼应,让观众直观感知起义时的战斗气息。

背景的山河盛景与红色云霞,既是对“一统山河”主题的视觉呼应,也暗含着革命先辈以武装斗争换取山河无恙的理想追求。连绵的山峦、壮阔的河流,在暖色调的霞光中展现出和平年代的壮丽,与前景的革命文物形成“过去”与“现在”的时空对话——先辈们的奋斗,最终换来了如今的山河一统、国泰民安。画面点缀的木棉花(英雄花)与传统云纹、水纹,则以象征手法强化了作品的精神内核:木棉如炬,映照起义将士的英雄热血;云水悠悠,承载着对革命历史的绵长追思。

整体而言,作品以八一纪念馆的馆藏文物为“锚点”,将军装、枪械、服饰等具象的历史遗存,与红军战士的艺术形象、祖国山河的意象表达相融合,在90余载的时空跨度中,搭建起一座连接历史与当下的视觉桥梁。它不仅是对红色藏品的艺术化致敬,更意在唤醒观者对八一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这一历史壮举的深刻认知,让“一统山河”的革命理想与爱国情怀,在当代语境中持续焕发生机。

作品名称:《致敬:跨越时空的红色传承》

作品简介:

这幅水彩作品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和八一南昌起义九十八周年为主题,通过历史与当下的视觉对话,表达对革命精神的敬意与传承。画面中心是南昌起义中使用的手枪,枪身斑驳却庄重,枪口微微上扬,既象征着武装反抗的第一枪,也代表着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两位现代青年身着素装,分别肃立于画面两侧,以庄严的敬礼姿态凝视这把历史的枪,表达对先辈的深切怀念与崇高敬仰。

背景中融入了1945年抗战胜利时的原始报纸片段,报纸经过水彩技法处理,呈现出岁月侵蚀的泛黄效果和斑驳肌理,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报纸上“抗战胜利”等关键字样透过水彩的渗透效果依稀可辨,并采用珠光颜料进行局部点缀,使这些文字在特定光线下隐约显现,寓意历史记忆虽会随时间沉淀,但仍能够在今天被照亮和唤醒。青年衣袖上的现代标识与枪身上的使用磨损痕迹形成细腻对比,暗示精神的传承并非简单重复过去,而是每一代人对历史内核的重新理解与时代诠释。

整幅作品通过“报纸-枪-人”的三角构图,将历史文献、革命器物和当代青年有机联结,形成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三重时空叠印。水彩的层叠透明特性表现历史的沉淀感,而珠光颜料在不同光线下的显隐变化,增强了作品的互动性和当代性。这幅画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下的提醒:那些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被我们永远铭记、深刻理解并持续传递。

通过本次线上云游,队员们纷纷表示,将铭记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八一南昌起义精神,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编辑|尹姝珍 一审一校|王锦瑶  二审二校|胡文毅  三审三校|陈后辉)

关闭

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请使用360浏览器8及以上(极速模式)、IE11及以上、Chrome5、Safari6、Firefox 3.6及以上、 Opera 10.5及以上浏览器观看。请升级您的浏览器到更高的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