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红色走读丨艺术学院“ 红色铁军 ”实践队开展红色走读线上云游活动

来源: 日期:2025-10-10 21:08 浏览量: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引导广大青年感悟初心使命,厚植家国情怀,陶瓷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红色铁军”实践队线上开展实践活动,云游新四军驻瑶里留守处、浮梁县委旧址等红色遗址。队员们重温了革命先辈于瑶里开展抗日救亡、组织物资转运的峥嵘岁月,并结合艺术专业特色创作了系列红色主题作品,让红色记忆在数字时代重焕新活力。


新四军驻瑶里留守处


新四军驻瑶里留守处,作为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赣东北留存的重要革命遗址,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它是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的纪念见证,也见证了军民同心支援抗战的历史。在线上云游期间,同学们重点了解了留守处内的珍贵文物,如陈毅同志使用过的公文包、当年群众支援游击队的粮食账本等,知晓了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同时,追溯了留守处承担物资转运、伤员救治、抗日宣传等职责的历史脉络,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在敌后领导军民坚守抗战的实践与探索,深刻感悟了“铁军精神在瑶里扎根”的时代内涵。




浮梁县委旧址


浮梁县委旧址,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于赣东北引领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建立红色政权的重要历史见证,对于纪念浮梁地区党组织建设与革命斗争历程具有特殊意义。同学们了解了旧址内留存的浮梁县苏维埃政府布告原件、红军战士用过的马灯等革命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追溯了浮梁县委带领群众进行土地革命、支援红军作战的光辉历史,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在赣东北苏区开展政权建设与群众工作的实践探索,也深刻领悟了“红色政权在瓷乡扎根”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上高会战遗址

上高会战遗址,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于赣西地区重创日军的重要历史见证之地,因其纪念“锦江会战”(上高会战的别称)中中国军民奋勇抗敌的壮烈历程而具有特殊意义。

实践队队员们线上参观遗址所陈列的、中国军队曾使用过的步枪,以及记录会战部署的军事地图,认真学习珍贵红色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




红色云游作品展示


 


  



作品简介:

作品创意来源新四军驻瑶里留守处的历史记录,精心打造红色IP形象“黄小军”。在设计过程中,萃取新四军战士的典型元素,采用Q版风格进行塑造。黄军装、红星帽、步枪等细节精准地还原了历史风貌,同时赋予“黄小军”开朗且乐于助人的性格特质。 在形象体系维度,构建三视图、动作延展以及包含大笑、不屑、愉快等多元情绪的表情包矩阵,使 IP 形象鲜活立体且富有张力。在文创应用维度,开发帆布袋、文具、伞具等系列衍生品,让红色文化自然融入大众日常生活。在精神表达维度,通过“思念家乡”“英勇向前”“警惕守卫”主题海报,传递铁军精神内核。

作品中关联我国八次军装变革历程,以 IP 形象串联起军事文化的历史演进脉络。该设计以年轻化、趣味化的创新路径,助力瑶里红色文旅的文化传播,让参观者尤其是年轻群体能够直观感知铁军精神与瑶里红色历史底蕴,推动红色文化从历史记忆迈向当代潮流,实现创意破圈。

此次线上云游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溯,更是一场思想的深刻淬炼。屏幕前的每一次驻足,都是与革命先辈进行的跨时空对话;“红色铁军”实践队全体成员们在这段数字旅途中从革命历史中汲取红色养分。忆往昔,革命英烈铮铮铁骨战强敌;看今朝,中华儿女砥砺前行续华章。未来“红色铁军”实践队全体成员也将铭记抗战历史,讲好红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


(编辑|尹姝珍 一审一校|王锦瑶  二审二校|胡文毅  三审三校|陈后辉)




关闭

本站不再支持您的浏览器,请使用360浏览器8及以上(极速模式)、IE11及以上、Chrome5、Safari6、Firefox 3.6及以上、 Opera 10.5及以上浏览器观看。请升级您的浏览器到更高的版本以获得更好的观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