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探寻非遗傩舞,薪火相传不息——“艺绘逐夏,赓续星火”实践服务团(二)
作者:     来源: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  2023-07-01 23:53:36

本网讯:|廖雨芬 文|林雅丹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民俗文化,不断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6月29日,景德镇学院陶瓷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艺绘逐夏,赓续星火”实践服务团赴抚州市南丰县石邮村,对当地傩舞文化进行了实地调研和学习。

提起石邮,最负盛名的就是傩舞,其历史悠久、古朴神秘,因独特的传承方式保持了傩文化的纯粹性和原始性,因而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上午9时,在村党支部书记叶根明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实地参观与学习傩文化。 

(傩文化展馆)

“江西南丰是中国第一个傩舞之乡,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傩面具几经损毁,今天,受到城市化、社会浪潮等影响,世界各国的面具文化都面临着衰落与消亡。”在石邮村东祠堂里,党支部书记叶根明与团队成员们亲切交谈道,“傩文化的传承实属不易,它需要更多的青年人来传承和守护,只有这样,才能使傩舞文化不被历史的长河所湮没。 

(实践团成员参观傩文化大讲堂)

随后,在傩学堂里,叶书记为团队成员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傩文化课。进一步加深了团队成员对傩舞、傩面具以及傩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的认识。

除此之外,叶书记还为团队成员们介绍了傩舞的开篇角色“开山”与象征着和睦的“合阖”二兄弟,还有傩舞中最常出现的“傩公”“傩婆”以及后人所创作的傩舞角色“蛇精”、“许仙”、“法海”等。通过叶书记的讲述,队员们了解到石邮村的傩面具除了11个用于表演傩舞以外,还有两个象征着守护的傩面具——“坐庙”与“守箱”,他们是不参与傩舞演出的。 

(实践团成员在傩学堂听课)

下午1时,实践服务团来到了南丰县傩面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罗春明老师的工作室参观体验傩面具的雕刻过程。

期间,罗春明老师的儿子罗贤聪一边向团队成员示范如何雕刻傩面具,一边讲述着傩面具背后的故事。南丰傩舞离不开傩面具,傩面具作为神灵的载体,在当地有着“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的说法,南丰傩面具也由此成为了一门古老的雕刻艺术。傩面具的雕刻最早产生于西汉初年,它伴随南丰傩文化的传入而产生,发端于汉初,发展于唐宋,繁荣于明清,传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怀着敬畏之心,队员们亲身“上手”体验了这门古老的傩雕技艺。 

(罗贤聪老师为队员示范如何雕刻傩面具) 

(非遗传承人罗春明老师傩雕作品)

当非遗遇上非遗,那会是一种怎样的传承?

抚州非遗文化剪纸传承人饶爱平就是这样一位文化传承的思考者。饶爱平老师十几岁时就拜师学习剪纸、扎花,被当地群众称之为民间艺人。他的作品多次获奖,他的代表作有《傩舞庆丰年》《摘桔》等。他在当地老年大学当过讲师,在当地各个小学开过课堂,真正做到将非遗文化送进南丰的角角落落,他更是将南丰的生活文化气息装进了一幅又一幅的剪纸中。

在饶老师的指导下,团队成员们绘制傩面具的图案,与饶老师共同制作了傩面具的剪纸。队员们深受启发,立志将结合自身专业,以陶瓷为载体,将傩文化与千年窑火相融合,创作专题作品来传承非遗文化。 

(非遗文化剪纸传承人饶爱平) 

(实践团成员正在学习傩面具剪纸技艺) 

南丰傩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巨大的文化发展潜力和研究价值,是非遗文化的瑰宝。通过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开拓了我们青年大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感受到了千年傩戏的价值与魅力。保护非遗,任重道远,势在必行! 

​(实践团在罗春明老师工作室合影)

编辑|方琪 一审一校|方琪 二审二校|胡文毅 三审三校|赵雪政

最新新闻

版权所有:景德镇学院-陶瓷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 制作发布 景德镇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 域名:jdzu.jx.cn 赣ICP备05000937号-1 域名:jdzu.edu.cn 赣ICP备0500093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