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图|张青遥 蓝妍 文|王姝珂)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加深广大青年学子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指示精神的认识,不断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景德镇学院陶瓷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艺梦瓷行,‘遗’韵传情”社会实践服务团于7月7日抵达本次非遗传承第三站兴田乡程家山村龙源组,探索龙源米酒的传统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
探秘米酒非遗,倾听传承故事
龙源糯米酒,“非遗”韵味悠长。位于浮梁北部的兴田乡山清水秀,生态资源丰富,民间有着不少老手艺,兴田乡程家山村龙源组的手工米酒就是其中之一。龙源米酒,因产自龙源而得名,又叫“十月白”,色泽清亮,味道香醇,尤其是酒力后劲十足,初饮者往往因酒味佳而贪杯,是龙源的特色美食之一,已经有二百多年历史,传统酿造工艺与独特地理环境,成就了其卓越的品质精髓。
“米酒清新醉仙人,酒香飘醚世人魂”。实践团来到龙源村与叶少容老师进行深入的面对面访谈,得知米酒是龙源特色饮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叶少容老师继承祖辈的酿酒技艺,精选本地优质大米,配以当地山泉水和上等酒曲,使用传统方法酿制米酒,虽然耗时较长,过程繁琐,但是能保证米酒独特的口感和特色,产出的米酒备受好评并且有着深厚的酒文化底蕴。
访谈记录
实践团:您好,我们是来自景德镇学院陶瓷美术与设计艺术学院的“艺梦瓷行,‘遗’韵传情”社会实践服务团,您可以介绍一下自己并说说您是通过什么样的契机接触到龙源米酒?为什么选择去传承龙源米酒呢?
叶少容老师:大家好,我是叶少容,因为我们这个村庄很多人尤其是老一辈基本上都会做龙源米酒,所以我也是从小就接触龙源米酒,我记得我的母亲说过在九月份做的米酒口感是最好的。再是因为我喜欢吃龙源米酒,我觉得它很有营养。特别是到了冬天,米酒煮开再打一个鸡蛋,放点红枣加以点缀,味道棒极了。
实践团:很多地方都有米酒,那么我们龙源米酒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叶少容老师:首先,我们这里做米酒在米的材质上就有不同,所用的大米是自己栽种的纯天然大米。其次是我们这里的水质特别好,相较于其他地方,优质的水源制作出来的米酒在味道、口感上会更好、更甜润、更香醇。再是龙源米酒制作时蒸米用到的是柴火灶,米饭用木桶蒸出来口感会更好。而现在用蒸米大多用机器蒸,味道会稍次些。总的来讲,就是有机大米、独特的天然山泉和木桶蒸煮三大要点。
实践团:那咱们有没有想过把龙源米酒做成产业,推广出去呢?
叶少容老师:有,有想过。推广龙源米酒离不开大力的宣传,我们当地的书记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国家的政策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
实践团:那叶老师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龙源米酒的制作工艺吗?
叶少容老师:首先,米要洗干净并经过浸泡6-8小时,泡好后沥水大汽干蒸20分钟,等米蒸透了就把米摊开放在簸箕里降温至30度左右,就可以开始制作。制作时,先把米放在干净、干燥的容器里,将米和酒曲拌匀,倒入凉白开(24度),把米稀释。大概是一斤米倒20毫升即一碗左右的水。然后把米按平,在米中间戳一个窝,在窝里撒上酒曲粉,这样米就更容易出酒。如果是在冬天酿造,温度低时需要将酿酒的容器用油纸包起来用绳子扎紧周边后裹在棉被里保温,如果是在夏天,避免暴晒放在阴凉处。在制作时注意不要让米接触生水和油纸,保持米、容器、手的干净。
实践团:非常感谢您的分享!今后,我们会运用自己的力量把您的故事和龙源米酒的相关知识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感受深远酒香,焕发时代生机
舀一勺芳香四溢,呷一口绵柔悠长。叶少容老师带领队员们踏入山林小溪间,一行人沿着小径深入直至到一道清澈见底的小溪前。叶少容老师将手持盛有大米的簸箕浸入水中,用手轻轻搅动大米进行清洗.....
在叶少容老师的指导下,队员们跃跃欲试,感受山泉水的清凉,上手体验山泉水淘米的过程。
随后,叶少容老师还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酿制龙源米酒用到的工具以及细讲了米酒的制作过程。烈火燃烧于坚炉之中,细腻的乡里大米变得熟软,降温、戳窝、放入酒曲、密封静置,静待大米出酒。每一环节皆凝聚着匠心精神。佳酿之飨,体味着谷粮之精粹,美味佳酿唤起千古情怀的飘香。一旁的队员们屏息凝神,认真聆听,仿佛他们也闻见了满屋的酒香,也随着叶老师的话语神游飘进满是酒酿的酒乡之中。
尾声
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重大意涵。在本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艺梦瓷行,‘遗’韵传情”社会实践服务团与“龙源米酒”进行了跨越时空的会面,五谷杂粮恒沛丰收,年复一年产出美酒佳酿,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酿造米酒丰富的历史文化与传承。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保护与传承好龙源米酒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持续推动文化繁荣,让文化瑰宝绽放更加迷人的光彩贡献出自己的青春力量。
(编辑|方妍 一审一校|方妍 二审二校|胡文毅 三审三校 |陈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