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院将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加快推进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持续开展“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不断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水平高质量发展。
从即日起,学院将面向全体院内师生推出系列图文,全面解读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重点,回应广大师生关切热点,分享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与创新实践经验,更好地推动学院人才培养内涵、特色、融合发展。
定性指标: 对影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非量化核心要素进行审核,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8个审核重点。
定量指标: 对反映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关键数据进行审审核,共35个,其中必选指标22个,可选步指标13个。
3.教育教学水平
3.1思政教育
3.1.1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建立情况。学院各级各部门政治站位高,认真学习和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正确认识和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明确、落实到位。学院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统筹规划,提供有力的政策指导、组织保障和经费支持;贯彻落实《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教思政[2020]1号)精神,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
3.1.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思政课程建设情况,按要求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课程情况。学院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关于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的重要指示,着力加强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建设;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6号《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培育、选拔、使用等各环节各方面做好做实;切实落实中共教育部党组发布的《关于印发<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的通知》精神,全面推进、集中讲授,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覆盖全体大学生。学院要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好形势与政策课,把《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作为必修教材,深入讲解、系统掌握。指标体系设置4个必选定量指标,学院须在思政教师、思政专项经费等方面达到国家对高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刚性要求。
【必选】思政课专任教师与折合在院生比例≥1:350。该要求及内涵参见《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必选】生均思政工作和党务工作队伍建设专项经费≥20元。该要求及内涵参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
【必选】专职党务工作人员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总数与全体院师生人数比例≥1:100。该要求及内涵参见《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必选】生均网络思政工作专项经费≥40元。该要求及内涵参见《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
3.1.3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举措与实施成效,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以及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的建设及选树情况。学院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精神,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专业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合理设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专业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形成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建设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选树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3.1.4学院对教师、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情况。学院要建立对教师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的机制以及相关规定,该机制运行有效,该规定执行严格。
(编辑|尹姝珍 一审一校|尹姝珍 二审二校|朱希睿 三审三校|陈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