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院将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加快推进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持续开展“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不断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水平高质量发展。
从即日起,学院将面向全体院内师生推出系列图文,全面解读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重点,回应广大师生关切热点,分享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与创新实践经验,更好地推动学院人才培养内涵、特色、融合发展。
定性指标: 对影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非量化核心要素进行审核,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8个审核重点。
定量指标: 对反映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关键数据进行审审核,共35个,其中必选指标22个,可选步指标13个。
3.教育教学水平
3.2本科地位
3.2.1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情况;党委重视、院长落实一流本科教育的举措与实施成效。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学院应该坚持以本为本,推动四个回归,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高校党委会、常委会和院长办公会要定期研究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出台有效措施,做到八个首先。即领导注意力首先在本科聚焦、教师精力首先在本科集中、学院资源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学条件首先在本科使用、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首先在本科创新、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首先在本科显现、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首先在本科实践、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在本科确立。
3.2.2学院在教师引进、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制度设计中突出本科教育的具体举措与实施成效。学院强化教师引进、职称评聘、绩效考核中突出本科教学的制度设计。在教师引进中,以本科教育需要为第一需要,注重师德师风和教学能力的考核;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中实行本科教学工作考评一票否决制;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考核中把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作为同等重要的依据,破除五唯,向主要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予以倾斜,确保教师投入教学工作的积极性。
3.3教师队伍
3.3.1落实师德师风是评价教师第一标准的情况,落实师德考核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等方面的情况。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学院要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教师[2019]10号)精神,把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将师德师风建设要求贯穿教师管理全过程。建立完备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体系和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注重高位引领与底线要求结合,不断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广大教师努力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自觉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3.3.2教师教学能力满足一流人才培养需求情况,引导高水平教师投入教育教学,推动教授全员为本科生上课、上好课的政策、举措与实施成效。学院教师应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方法技术娴熟,能够很好地胜任一流人才培养工作。学院应采取有效措施,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从制度上保证教师能够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责,教授必须为本科生上课,上好课,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本科教学工作,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参加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政策和举措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效。指标体系设置4个必选定量指标,包括生师比、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主讲本科课程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教授主讲本科课程人均学时数。
【必选指标】生师比。 该要求及内涵参见《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必选指标】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
【必选指标】主讲本科课程教授占教授总数的比例
【必选指标】教授主讲本科课程人均学时数
3.3.3重视教师培训与职业发展,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核心培训课程,把《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作为核心培训教材,加强思政与党务工作队伍建设的举措与成效。学院应重视教师培训和职业发展,健全教师培训制度,切实加强思政与党务工作队伍建设,且举措得力、成效显著。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核心培训课程,把《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作为核心培训教材,广大教师要参悟透、领会准,运用好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3.3.4加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举措与成效。学院要通过设置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强化教研室等教学基层组织建设、健全教研室教学研究制度等,为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提供培训、专业服务、技术支持保障,且举措得力、成效显著。
(编辑|尹姝珍 一审一校|尹姝珍 二审二校|朱希睿 三审三校|陈后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