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院将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加快推进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持续开展“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不断推动本科教育教学水平高质量发展。
从即日起,学院将面向全体院内师生推出系列图文,全面解读新一轮审核评估工作重点,回应广大师生关切热点,分享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与创新实践经验,更好地推动学院人才培养内涵、特色、融合发展。
定性指标: 对影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的非量化核心要素进行审核,包括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8个审核重点。
定量指标: 对反映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关键数据进行审审核,共35个,其中必选指标22个,可选步指标13个。
3.教育教学水平
3.5卓越教学
3.5.4资源建设,特别是优质的学科资源、科研资源转化应用于本科教育教学的情况。学院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源建设力度,积极开拓和有效利用学科资源、科研资源,及时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指标体系设置4个必选定量指标,包括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比例、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比例、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等方面达到国家对高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刚性要求。同时,指标体系还设置1个可选定量指标,学院可选择国家级教学育人基地(平台、中心)数,也可结合办学实际和优势特色,从国家数据平台提供的教学基本状态常态监测数据中自主选择,进行等量或超量替换。
【必选指标】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
【必选指标】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
【必选指标】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
【必选指标】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
以上指标要求及内涵参见《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可选指标】国家级教学育人基地(平台、中心)数
3.5.5推动招生与培养联动改革的举措及成效。学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的指导意见》(教高[2017]8号),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
3.5.6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化的具体举措与成效。学院要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办学、联合培养,积极开展中外高校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国内外跨校和跨文化学习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赴国(境)外高校交流、访学,参加学科竞赛和国际会议;推荐优秀学生到国际组织任职,实习等,开拓国际视野。指标体系设置3个可选定量指标,学院可选择一年以上国(境)外经历的教师比例、赴国(境)外高校访学的学生比例、国(境)外高校本科生来校访学学生数等方面数据,也可结合办学实际和优势特色,从国家数据平台提供的教学基本状态常态监测数据中自主选择,进行等量或超量替换。
【可选指标】专职教师中具有一年以上国(境)外经历的教师比例
【可选指标】在学期间赴国(境)外高校访学的学生数占在院生数的比例
【可选指标】国(境)外高校本科生来校访学学生数
(编辑|尹姝珍 一审一校|尹姝珍 二审二校|朱希睿 三审三校|陈后辉)